查看原文
其他

陈志国的铁桥情缘丨职工故事

工叔 四川工会 2024-01-18

夏日的宜宾,满目葱茏,绿树鲜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宜宾城区,离“三江口”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跨越金沙江的铁路大桥,建成于1968年。历经50余载风云变幻,今天依然屹立在宽广清澈的金沙江上,火车、行人各行其道,如今是市民往来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金沙江铁路特大桥陪伴了几代宜宾人的成长,也成为无数宜宾人童年记忆的背景。许多远道而来的人会与它合影,把大桥当作宜宾的地标发到朋友圈里,成为游客和拍婚纱照的打卡地。

在金沙江铁路特大桥上进行维护的铁路职工

列车源源不断地通过大桥

金沙江铁路特大桥位于内昆铁路宜珙支线上,是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下承式铁路钢梁大桥。大桥全长1065.6米,正桥为112+176+112米三跨单线连续钢桁梁桥,主桁采用平行弦菱形钢桁架,铆钉连接,桁高20米,桁宽8米。该桥采用两岸悬臂拼装,跨中合拢法架设,创国内先例。

经过50多年风雨考验,金沙江铁路特大桥如今依旧巍然矗立在金沙江之上,被称之为“金沙江第一铁路桥”。大桥所在的内昆铁路宜珙支线全长66公里,共设10个车站,于1966年1月开工,1970年3月通车,1978年3月正式开通运营,是国家“三线建设”开发芙蓉矿区的重点建设工程。线路开通运营彻底改变了宜宾市交通面貌,加速带动市内工矿业的发展,为山区注入了活力,客运更是方便了珙县群众的出行,一列列满载煤炭的列车源源不断地通过大桥奔向电厂、工矿企业及川西大坝。

金沙江铁路特大桥

参与建设,坚守在大桥上

今年76岁的陈志国是金沙江铁路特大桥建设者之一,与大桥在50多年前就结下不解之缘。1966年,21岁的陈志国跟随原铁路部大桥局一桥处的建设步伐,从山城重庆转战到了被称为长江首城的宜宾,从此再未离开。

“那时金沙江铁路特大桥的桥墩已经架好了,我和一个工友‘两班倒’,除了吃饭睡觉就一直在现场守着架桥。我们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钢梁部分拼装架设工作。”陈志国介绍道。在大桥未架设之前,宜宾市区无一座跨江桥梁,市民过江全靠小划子摆渡,汛期停摆时人们只能望水兴叹、苦不堪言。

与同事在工作中

陈志国当时是吊装工,那是机械装备不够先进的时代桥梁工地上最普通也最能练出绝顶功夫的工种。金沙江铁路特大桥最显眼的标识物就是南侧桥头上的巨幅毛主席画像,高6米,重21吨,与钢梁等宽,为全钢制作。当年由山海关桥梁厂制作完成运抵宜宾后,正是由陈志国与他的同事们把画像安装到桥上,直接用“螺栓+焊机”的方式进行固定。

“它不仅是新中国桥梁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陈志国含着泪水激动地说,“别看这座单线铁路大桥结构简单、造型普通,176米的跨度,当时全国上下无一能比。比同期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跨度都要大得多!”

1968年10月大桥竣工之后,由施工单位将大桥移交给运营单位成都铁路局(现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因缺少维护桥梁这方面的技术人才,陈志国等30名具有车工、内燃钳工、汽车修理工、铆工、吊装工、油漆工、木工等资质的技术人员便留了下来,归成都铁路局重庆铁路分局自贡工务段管理。陈志国在担任自贡工务段宜宾桥隧领工区领工员期间,因技术好,经验丰富,铁路局管内每次遇到钢梁桥大修、抢险等重大问题时,都会抽调他过去组织大修施工。而且,每年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学生都会到金沙江铁路特大桥来现场参观学习。陈志国就是他们的现场老师,总是带着学生们在大桥上一遍一遍来回走,手把手地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答,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退休之前全教给学生们。

陈志国在施工现场

呵护好大桥,就是使命和责任

2004年陈志国退休后,现任宜宾工电段水富桥路车间宜宾桥路检查工队工长万仕权和12名工友接过金沙江铁路特大桥检修任务,精心维护着这座铁路大桥,时刻保证安全畅通。他们说:“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铁路职工,将大桥当作家人一样,成为自己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悉心呵护好大桥,让每一辆列车、每一名旅客、每一件货物都安全驶往目的地,就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峥嵘岁月,历史沧桑。弹指50余年过去,站在大桥上眺望远方,一座崭新的金沙江公铁两用特大桥拔地而起,横跨江岸,将成贵高铁连通,一辆辆“复兴号”高铁动车组疾驰而过,仿佛都在向这位屹立50余年的“老兵”敬礼。当新时代的铁路职工走在大桥之上,仍能感受到50余年前,无数铁路先辈高呼着号子,挥动铁锤,紧张建设的场景。5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铁路职工,把大桥当作家人一样,成为自己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悉心呵护好大桥,让每一辆列车、每一名旅客、每一件货物都安全驶往目的地,时刻激励着大家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重任。

陈志国接受采访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作者:胡志强 雷琰

编辑:敖慧

审核:李仪涵



猜你喜欢:

写给电影最美的情书丨职工故事

黑暗中那颗最闪亮的星——记党领导下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

对党的忠诚坚定依旧 倾听入朝参战老兵讲述的故事


电子邮件 | scghxmt@163.com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陈志国的铁桥情缘丨职工故事

工叔 四川工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